服務中心有力怪手gps衛星定位防盜走在前列有為——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綜述

李永傑

2015年07月13日08:29來源:浙江日報豪美科技挖土機怪手防盜網|怪手gps衛星定位防盜

原標題:服務中心有力 走在前列有為

一個民族要想站在時代的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哲學社會科學集中體現著國傢和民族的思維能力、理論素養、精神狀況和文明素質,是文化強省建設的火車頭。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六次代表大會以來,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真、情、實、意”要求,緊密團結全省廣大社科工作者,高舉旗幟、圍繞大局,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推進全省社科事業保持良好發展態勢,為“兩富”、“兩美”浙江建設作出瞭積極貢獻。

堅定政治立場,強化理論自信

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是一種理論堅持正確方向的根本保証。我省社科理論界高度重視理論武裝工作,強化政治意識、責任意識、陣地意識,確保社科工作的正確政治方向。

加強思想理論建設是首要任務。五年來,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及歷次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多次召開社科界理論座談會、研討會、培訓會,不斷增強理論清醒和學術自覺。

作為宣傳文化系統的重要一員,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和全省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精神,組織開展“我們的價值觀”、“中國夢想·美麗浙江”、“堅定信念、與黨同心”等主題教育活動,加強對各類論壇、講座的管理,完善重大學術活動報告制度等相關機制,確保陣地安全、文化安全。

有好學風、好文風,才有好作風、好作品。五年來,深入開展“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主題教育活動和“社科專傢基層行”活動,深化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機關建設,大力倡導堅持理想、追求真理、淡泊名利的精神。

充滿工作激情,堅守理論園地

社科理論工作是在人的頭腦裡搞建設,是一項偉大又崇高的工程。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充滿激情,這顯現的是一種態度。

搞研究、做普及,人才是最關鍵的。五年來,堅持學者為先、人才為本的發展原則,我省實施瞭首個社科人才專項計劃——“之江青年社科學者行動計劃”,通過項目扶持、導師引領、研修培訓、學術研討等方式支持青年人才成長。加大社科領軍人才的培養和扶持力度。

五年來,全省累計有18名學者入選國傢社科基金項目會議評審專傢,4位社科學者入選省特級專傢,一批人文社科專傢學者入選全省宣傳文化系統“五個一批”人才、省“千人計劃”、省151人才工程,形成瞭社科人才的新高地。

做好社科理論工作,組織是關鍵,基層是基礎。五年來,大力推進各級社科組織建設,全省縣(市、區)社科聯從32傢增加到65傢,高校社科聯從62傢增加到81傢,基本實現瞭全省各高校社科聯組織全覆蓋。以省委名義開展全省貫徹落實2004年中央3號文件和省委17號文件精神專題督查,進一步加強各級黨委、政府對社科工作的重視支持。

作為群眾性學術團體,社團建設是社科聯的本職工作。五年來,新批準成立瞭“浙江省長三角非物質遺產研究院”等14傢民辦社科研究機構,制定出臺《關於加強我省民辦社科研究機構工作的意見(試行)》,社團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程度日益提高。

理論聯系實際,推進社會服務

理論聯系實際,是社科理論工作的基本方法。全省社科理論界紮根於浙江大地,紮根於人民群眾,從浙江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生動實踐中汲取營養。

實施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是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親自部署實施的“八項工程”重點工程之一。五年來,圓滿完成瞭工程第一期研究任務,共立項各類課題800多項,出版專著550餘部。目前正啟動實施二期研究工程。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社科理論工作的基本職責。五年來,建立和完善瞭省委、省政府領導圈題研究機制,組織開展“浙江再創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新優勢實証研究”、“浙江基層幹部擔當精神情況調查”、“浙江經濟社會領域各項綜合改革現狀跟蹤與突破深化研究”等30多項重大委托課題,專題開展瞭“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水文化”等重大項目研究,為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提供瞭理論參考。

深入實施我省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設立瞭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重大項目和“高校思想政治研究”專項課題,不斷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浙江的實踐研究。

學術交流是增強理論活力的重要途徑。五年來,不斷創新平臺載體,組織開展各類學術研討和交流活動,創辦瞭高端綜合性公怪手gps衛星定位追蹤器共學術平臺——“全省社科界學術年會”、“自然科學界跨界學術峰會”,圍繞“五水共治”與生態文明建設,展開深入探討。

隻有大眾化,才能化大眾。五年來,全省累計建立省級社科普及基地100傢、市級293傢、縣級436傢,形成瞭分佈廣泛、特色鮮明的社科普及網絡。不斷深化“社科普及周”活動,完善社科普及課題和出版資助制度,推出《我傢的史詩》、《豪美科技挖土機怪手防盜網|挖土機防盜|挖土機防盜系統“五水共治”科普叢書》等一批優秀科普讀物。

“浙江人文大講堂”是我省一大理論品牌。五年來共舉辦各類人文社科講座100多場,組織開展瞭“我傢的革命史”、“微講堂”等主題科普活動,有效提升瞭公眾人文素養。

樹立前列意識,推出理論精品

社科理論工作是靠作品、靠精品說話的。在過去五年裡,充分發揮社科界的“思想庫”、“智囊團”作用,大力實施精品工程建設,許多工作走在瞭全國前列。

精品成果豐富。加強應用成果的轉化工作,辦好《浙江社科要報》,及時向省委、省政府報送優秀理論成果,一大批研究成果得到省領導批示肯定。在《光明日報》、《中國社會科學報》、《浙江日報》等開辟專版,宣傳推介我省研究成果,提高社科工作影響力。

精品基地紮實。加強省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建設,新批準命名“非洲研究院”、“浙江省生態文明研究中心”等重點基地,總數增加到29個。修訂完善《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管理辦法》,做好基地的年度考核和評估等工作。

精品項目眾多。五年來,在各類課題研究平臺支撐下,我省學者獲取國傢級項目由2010年首次突破100項,到2014年達到212項,穩居全國第一方陣,獲資助經費總額達5600多萬元,再創歷史新高。

精品欄目響亮。大力提升《浙江社會科學》辦刊水平,開設瞭“百年中國:轉型與發展”、“經典與當代”、“浙怪手gps衛星定位協尋系統學研究”等新欄目,雜志質量繼續保持較高水平。2012年雜志入選國傢社科基金重點資助期刊,2014年被評為全國34傢優秀期刊之一。
09FEBC50BEE50A61
arrow
arrow

    gea66eu86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