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擲90億美元入股戴姆勒,吉利有望成中國版大眾
2月24日凌晨,外媒的一條消息讓不少中國汽車人感到興奮。吉利董事長李書福通過一傢名為Tenaclou3 Prospect Investment Ltd.的公司持有德國汽車制造巨頭戴姆勒約9.7%的股權(目前市值將近90億美元),成為戴姆勒最大的股東,擁有逾1.036億股的投票權。吉利集團官方證實入股戴姆勒但並非李書福個人入股,該交易尚需通過中國監管機構審批。
據知情人士消息稱,這一披露消息公佈後,李書福將會前往德國開始與戴姆勒談判,這是中國最大的海外整車投資,也是吉利這個中國最強的乘用車企業,成為全球最大豪華車制造商的頭號股東的方式。
早前吉利計劃從戴姆勒公司手上收購5%左右的股權,卻遭到後者的婉拒,但同時戴姆勒公司並不介意吉利從二級市場收購戴姆勒的股份。這樣一來一往之後,吉利董事長李書聯毅家電生活館|台中南屯家電行|台中南屯家電行推薦福花巨額買入,一舉成為大股東。
從戴姆勒公司最新的文件顯示,吉利董事長李書福入股9.69%後,成為公司最大股東。準確來說,是李書福個人的投資行為,並不是吉利品牌直接入股戴姆勒。但業內共識的是,李書福和吉利幾乎就是共同體,是可以劃等號的。
李書福曾表示,希望將吉利打造成中國版的大眾汽車。大眾汽車集團旗下包括乘用車、商用卡車、高端超跑和摩托車品牌。後來者吉利也按照這個目標,以自己的方式走出瞭一條新的中國車企“往外走”的路線。
入股戴姆勒為新能源?
吉利入股戴姆勒的消息此前已經有所報道,按照早前知情者的透露,吉利正熱衷於獲得戴姆勒公司的電動汽車電池技術,並且希望在湖北省武漢市建立電動車合資公司,因此吉利希望入股戴姆勒,並且兩傢公司人員曾在北京會晤磋商。
國內目前正推進汽車領域雙積分政策的實施,各大車企均迎來不同程度的降低油耗和提高新能源車銷量占比的壓力。從產業結構轉型來看,由傳統燃油車企轉為生產純電動新能源車型,技術上的更迭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而政策已經迫在眉睫,因此盡快切換到三電、配套設施為重點的新能源領域,是吉利需要解決的部分,這部分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通過結盟抱團、發揮優勢。
戴姆勒集團對電動車的研發是比較早,同時路線也比較廣的企業。旗下有奔馳EQ電動車品牌和奔馳B級燃料電池車,並且和國內的比亞迪共同推出騰勢,以及與北汽合作新能源項目。因此在新能源的技術儲備方面頗有深度,也是吉利所熱衷的。
戴姆勒的獲得
商場上隻有一方獲利,肯定是促成不瞭合作,因此牌面上是吉利獲得更多,但事實上戴姆勒在這次的入股當中也獲得不少。首先是引入吉利能促成自身結構轉型的步伐。把戴姆勒從類似大眾汽車集團背後有保時捷傢族、寶馬集團背後有科萬特傢族的舊有“聯盟式”(Conglomerate)結構,轉變為現代化控股公司架構。
正如沃爾沃被吉利收購後,除瞭技術反哺之外,去年在華銷量突破10萬輛,沃爾沃中國市場以近30%的銷量增速在全球市場中領跑。戴姆勒同樣可以在這次入股中,通過技術、市場的轉化有助於他們更好地在中國市場發展,做到雙贏。
背後的大台中電器行趨勢
據一位合資品牌工程師表示,自主品牌和外資企業之間最大的差距並不是理論技術研發方面,而是缺乏完備科學的標準才是自主車企頭號軟肋。通過與外資企業的牽手,能讓台中富士通冷氣批發自主品牌除瞭在技術方面受惠之外,外資企業能夠幫助中國本土企業獲得全球視角、確立更為完善的制造標準體系。
並且在進供給側改革,解決過剩產能問題的勢頭當中,有利於國內車企走出國門,將產品帶往海外市場,釋放產能。有一點值得註意的是,戴姆勒在與吉利攜手之前就已經與比亞迪、北汽集團形成合作夥伴,吉利入股後則不能忽視比亞迪和北汽兩傢合作夥伴可能受到的影響。如何平衡三傢中方合作夥伴在技術方面的內部競爭,是戴姆勒和吉利後續或許要面對的問題。
從2009年收購澳大利亞自動變速器公司DSI開始,吉利就不斷開始買買買。每次的收購入股,都讓吉利自己得以壯大,產品的技術水平同時得到提升,這是對市場、對消費者和對吉利自身最均衡合適的發展途徑,這是做強吉利。
而後來的合資品牌領克、豪華品牌沃爾沃、新能源品牌全球鷹(原康迪)、新能源品牌知豆、寶騰-路特斯等整車品牌,國外飛行汽車公司Terrafugia、超音速汽車尋血獵犬等投資則是為做大吉利。盤子很大的吉利,或許掀起中國汽車產業的第二輪發展浪潮,走向“從大轉強”的發展思路。
台中電器批發商台中家電批發
4B96969E07108C09